院訓解讀(上)
讓歷史照亮未來
時光荏苒,78年彈指即過。在搬遷新院之際,讓我們款款開啟璧山區人民醫院的歷史之門,回望璧醫人七十余載崢嶸歲月,感奮漫漫醫路中磨礪出的獨特氣質:厚德精醫、知行合璧!
“君子以厚德載物”
1939年12月26日,醫院“以濟抗戰迫切之需要”而誕生,如同一個新生的“孩童”在古老的璧南河畔呱呱墜地。
從此,無論是在炮火紛飛的戰場,還是在地震洪災的現場;無論是面對肆虐的“非典”,還是迎戰兇狠的霍亂,當國家召喚、人民需要的時候,璧醫人總是挺身而出、迎難而上!
《周易》有言:“君子以厚德載物?!币淮滇t人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個個救死扶傷的傳奇,始終將“厚德”二字銘刻在璧醫歷史的豐碑上,并成為激勵后來者鐘情醫道的精神源泉。
“博極醫源精勤不倦”
幾番沐雨,幾多艱辛。在歷史的長河里,一代又一代璧醫人,博極醫源、精勤不倦,努力提高醫療技術,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。
近年來,醫院人才隊伍不斷形成“自有招牌”,學科建設筑牢“厚實功底”,微創和介入等醫療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人才強院、科教興院等戰略深入人心…如今,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、教學、科研、康復和預防保健為一體、被同行廣泛認可和民眾普遍信賴的現代化綜合醫院。
當初的小樹苗已長成參天棟梁,立于天地之間,忠實履行醫者“精醫”方可勝任懸壺濟世之責。
“知行合一、琢玉成璧”
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在“知行合一”的指引下,璧醫人有知有行,以知踐行。精湛的醫術、熱情的服務、舒適的環境、透明的收費,無不詮釋著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初心。
“璧”,玉器也。所謂“玉不琢不成器”,醫院發展亦是如此。
如今,醫院面臨歷史賦予的重要機遇,擔負著繪就新醫院絢麗藍圖的重大責任。璧醫人要以“玉”的品格去磨礪、去實踐,并做到思想行為的高度統一,才能譜寫璧醫新的史詩。
在新院搬遷之際,身為璧醫人,我們對歷史道聲珍重的同時,更要遵循“厚德精醫、知行合璧”的院訓,繼承璧醫先輩們敢為人先、開拓進取、救死扶傷的優良傳統,用激情和汗水為人民群眾打開新的健康之門。
院訓解讀之(下):
厚德精醫 知行合璧
院訓“厚德精醫 知行合璧”,從德行操守、精湛醫術和知行合一三個方面規范業者的思想和行為,并通過不斷實踐,完成琢玉成璧的精進過程,是醫院發展和醫者人生追求的行為指南。院訓是醫院文化的高度濃縮,是引領醫院發展的靈魂和指引。
《周易》云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?!钡聻闃I先,醫德成為醫者的靈魂和載體,是璧醫人不斷追求的力量源泉;精醫,源自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撰著的《備急千金要方》。其文曰:“世有愚者,讀方三年,便謂天下無病可治;及治病三年,乃知天下無方可用。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,精勤不倦,不得道聽途說,而言醫道已了,深思誤哉!”。是故,醫者只有精進不倦、博采眾長,廣博學識、謙虛謹慎方可勝任懸壺濟世之責。
“知行”之意取自明代思想家、哲學家王陽明(1472-1529)的“知行合一”?!爸?,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?!靶小?,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。因此,知行關系,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。王陽明講: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只說一個知,已自有行在;只說一個行,已自有知在”。所以,他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“知而不行”。因此,做人做事必須表里如一,知行合一?!爸泻翔怠眲t從更高的思想意涵要求醫者必須在醫道實踐中,以“玉”的品格去要求、去實踐,并做到思想行為的高度統一?!拌怠?,玉器也,所謂“玉不琢不成器”,醫院的發展也罷,醫者的人生修養也罷,只有“知行合璧”才能自立于醫林。璧,也涵蓋了璧醫人的文化和追求理念,琢玉精神成為璧醫人永恒的追求。